首页 > 风锦宁玉 > 好伙食 新病人 猪肉粽

我的书架

好伙食 新病人 猪肉粽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而剩下的四个伙计,便让宁龙带到店里,先行实践今天所讲的内容,顺便整理货架,讨论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。

夕食时,厨房帮莫朵熬了稠稠的菜末粥,里面只少少加了些腊肉碎。而其他人的膳食,是一大碗河蚬粉条。就是用大筒骨熬汤浓汤,加入清洗过的河蚬一起煮,然后放入河粉,当然这些说法自是风锦给大家说的,沙河粉在广府一带非常出名,而在潮汕却一般称为粿条,或炒或煮或拌都非常好吃。府里吃的一般都是现做的鲜河粉,但若是摆上铺架卖,即全部是加工成干制品,或是一大圆张或是已经帮着切好的条状,客人买回家,只要先用温水泡一泡,或是煮的时候长些,都也是一样的。这种蚬粉汤,里面若加入肉片,肉丸等,是可以直接当主餐。而配料,只要一点盐,些许麻椒,再有最关键的,就是要放入‘金不换’了。

金不换呢,其实是一种常见中草药,也叫做‘九层塔’,在现代是一味很有名的香料菜,但这会却还是风锦从许御医的‘药庐’里给扒拉出来的哩。有发汗解表、祛风利湿、散瘀止痛的功用。能祛风止咳,兼有疏风透表作用,可治感冒风热咳嗽、麻疹不透。当然,一起从‘药庐’转战厨房的还有好些,包括腊肠里面一些配料粉末等。也正是如此,所以许御医一惯认死理的思路,便也慢慢有了变化。

这样一碗汤,看似简单,但却极为引食欲,越吃越想吃,越喝越味鲜的感觉。然后再有就是一块萝卜糕一块芋头糕还有一块粗麦饼,这便是这些府里及这些伙计的主食了。要说这么一个量,都市小年轻是怎么也吞不下的,但对于古代这些全劳力的年青小伙来说,却只能说刚刚饱腹罢了。

菜呢,是一个素炒三鲜,一碟猪头肉。象要带回家的刘水根呢,就只吃了蚬粉汤,一块粗麦饼,再挟了一点点菜,其他就装在竹筒里带回家让爹娘还有姐姐跟小甥儿吃。而莫民呢,蚬粉汤却不让他喝,毕竟是海鲜贝壳发物,这会儿能不吃就不吃。

“没想到,这些田沟水溪里都有的蚬子,也能够这么好吃。”

“这些小贝壳啊,虽然味道鲜美,但沥油,也涩口,吃多了肚肠受不了。特别是身体弱,碰一碰可能就会出事。咱们这汤呢,用了大骨熬的时候长些,再加入这些叫做金不换的中草药叶子,便能够弄得很好吃。”

“对,就是这叶子提味,回家我也告诉我娘这么做。没有肉的筒骨也就几纹钱,没有这粉条也可以下几碗面疙瘩,偶尔还是能够做的。”

吧唧几下嘴,李大江太满足了,“东家真的太好了,我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多顿好饭好菜。可惜我弟弟躺在床上,什么好东西都吃不上。”

本来前面那句还让其他人不停点头,但说到后面,他们也有些沉默了。其实心思都一样,他们吃得好,而家人却吃得比较差。不过,刘大同马上便接话了,“不过啊,我们吃得好,就要做得更好,这样铺子好了,我们也就有用处,也就可以拿工钱回家给家人改善伙食了。”

“就是就是,我啊,就是想多攒一些钱,然后带弟弟来给许御医看看,只要他好起来啊,那我爹娘肯定比天天吃大白肉都高兴。”

“大江,你不是说你弟弟病得有些重吗?还是快些雇辆驴车,接他过来给求许老给看一看吧。就跟莫民一样,先欠着药费,咱们慢慢还,可别把病给拖得更重了。”这人心啊,其实说一样也就一样,无论是‘好’或是‘不好’都会有一个标准。比如莫民这事,其实大家正在观望,如果宁府一味无回报的给予他们兄妹帮助及付出,那么众人就会在心里有一个结论:他们跟莫民一样,无论家里有什么大事,宁府都能够帮他们解决,并不需要回报。虽然说,这不等于所有人都会进行这样的动作,但至少在心理上会如此,这也是从众心理一个表现。

所以,风锦跟宁玉对他们下人及伙计都难得的好,但也会有一定的标准线。许老也跟莫民说了这样的还药费事情,就是让大家知晓,还是要付钱的。更两兄妹下来的去向,也正是大家关注的焦点,多是出自真心的关怀,也攥着一点点的私心。

李大江听大伙的话,也点了点头,是这样没错,他的弟弟等不了,得马上让许老看看才行,虽然说要付药费,但这看诊费却免了啊,况且咱们这药铺里的药费也收得很低。若是平常啊,他们这些老百姓是想都不敢想找御医看病,且还能抓上药。所以,便转向宁龙,“龙总管,许御医最近会有免费问诊吗?”

宁龙一直在听,这会听到大江提,他也很重视,“最近铺子都在整理,药铺也一样。这免费问诊还有几日,若是平常病或是慢病,那还等上几日,可你弟弟这情况。我看不如你也回家一趟,雇辆驴车或是手推车,这两天接你弟弟过来这里吧,到时让许老开药铺里,帮你弟弟看。”

李大江一听,眼睛都亮了,马上起身,弯腰作揖,“谢谢龙管事,那我能不能现在请假回家,扣一天工钱,明早跟我爹推我弟弟过来?”

“便如此吧,快些赶路,免得太晚了。明早呢,慢上一时辰再出门,别太早冷到你弟弟,记得在车上铺上一床被子。至于这怎么扣钱,等我制定个章程以后,再跟大家说明。”

这会呢,刘大同又说起来了:“咱们东家好,管事也好,但咱们也不能啥事都来帮东家,找管事解决掉所有的事情。轻重缓急,该说的也不要憋着,能自己解决还是要靠自己。”

宁龙看向他,淡笑地点点头,“我相信大家,都能把握好。”

“谢谢龙管事,我知道了。也麻烦六子哥,还有大同哥,明天我一定多做一些。”

“好了,好了,快走吧,凑着这天还没暗下来。”

风锦听到宁龙的汇报,也是觉得是所有事堆在一起,的确难处理得紧。但她也肯定地点头,“你做得对,咱们既然雇用了他们,便要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。急的及时解决,可以缓些的,便慢慢来做。也让大家伙都辛苦些,咱们这店铺啊,仲秋节前定是要开的,熬过这些日子,下来便能平顺些了。”

“我知道了。”就莫民家之事,就怕是需要费上老大功夫才能处理好。唉,这种事,都被百姓看似‘家事’,外人就算插手解决,也会让人按上各种‘另有目的’的行为,就算是官府,都不会受理。

“你也辛苦了,快回去歇了吧,明天一大早,又是停不下脚的事在等着了。”

“是。”宁龙禀报好,便出了安居轩,回了自己的住处。

唉……

宁玉这才开口,“怎么叹息起来了?”

“我是觉得现在府里,特别是无我轩这么多些,咱们这么一走了之,将所有事都推给其他人,太坏了。”

呵呵,宁玉笑,“那咱们不走?”

风锦斜了一眼,“好啊,你去说。”

咯,宁玉哽住了,他敢说吗?又不是去阅历,游山玩水,能说不去就不去?说改期就改期?这可是圣旨,谁抗命谁丢命,好不好?

“所以啊,不叹不行哩。”

宁玉挪了过来,看着风锦,“在咱们走之前,能帮忙,能处理的,就帮他们做好。其他的,宁龙宁虎他们也能够做好的。至于这生意嘛,也差不多能撑个半年一年,等咱们回来,继续上些新品种,新花样,生意也就稳定下来了。”

“哎,你说得对。咱们呢,也只能尽量完善,其他不足的,也是没办法的了。好了,咱们也歇了吧,今天好腌好了,配料也准备好了,明天便开始灌腊肠,制腊肠。我还准备再做肉干,肉松,还有‘猪头粽’,嘿,这可是咱们以后的秘密武器,我呀,还是很有信心的。”

猪头粽呢,当然也可以称为‘猪肉粽’,若为好听也可叫做‘首花’,是潮汕某县最著名的的名特产。历史悠久,驰誉中外。选用新鲜猪后腿肉及部分首皮作原料,要瘦肥搭配适度,而后加进鱼露、酱油、白糖、高粱酒和八角、川椒、丁香、桂皮、大茴、小茴等十多种香料,再用豆腐膜包裹起来,置于一个特制的木规之中,外加以比例适当的重物压榨,挤出其中的猪油和水分,方可开规。

猪头粽这种小吃长得黑乎乎的,看上去卖相一般,咬下去软中带韧,有点猪头肉的质感,入口品一品是牛肉干或猪肉松的味道,香、好吃。如若配上白粥、啤酒,猪头粽越显其香远幽发,余味无穷,尤为早点、夜宵佐餐之佳品。宋代陆游诗云:“微吟齿舌香。归时更清绝,竹影踏斜阳。”潮汕人对茶有一种特别的情愫。一个悠闲自得的下午,一杯清香扑鼻的功夫茶,一碟猪头粽,品尝出了一份悠闲、一份雅致。

“当然,你想出来的东西肯定没问题。再加上现在京城欢迎的其他品种,咱们无我轩已经是很丰富的了。至于来不来得及,你以前不都说了啊,时间,挤一挤还是有的。咱们府里这些人,这会冲劲大着呢,计划好的应该能够完成。”

听到那句‘时间挤一挤还是有的’,风锦就想笑,多么经典的一句话啊。想想那么多被引用,借用,代用,套用的词句,怎么想就怎么联想翩翩。

“你笑什么呀?”

面对宁玉的好奇,风锦可不敢回答,遂转了话题:“你教风雨雷电他们,进展如何了?”

宁玉耸耸肩,露出一个迷人的苦笑,“没办法,彻底改变他们是根本没可能的事。只能慢慢要求调整,在咱们出发前,应该会有成效。”

风锦想了想,“不如让他们跟星月他们一起练,我听王公公说,星月他们最近也在调息,除了试镜外,也是希望能够让他们轮着值守。”

“那我明日找父王谈谈。让星月他们加入侍卫,一起巡守整个府的安全,效果可能更佳。毕竟现在宁龙管着无我轩,让他再分心管这些,会分身乏术的。”

“这侍卫长肯定还需要宁龙当着,但除了大事,别的就让星月负责无妨。”这侍卫队,是府里另一支秘密队伍。以前,是放在府外的,但最近王爷才命令他们悄悄回来。现在这宁王府,安全是绝对没问题的。

夜漫漫,月皎皎,明天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。暖暖,你还会入梦么?中秋节快到了,咱们的爸爸妈妈,也都很高兴,对不对?

我想你们了,风锦再次看了看星空,关上窗棂,却关不上思绪飘飘……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