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秦王本纪 > 第159章 青城山偶遇故人 蜀王府求助世子(二)

我的书架

第159章 青城山偶遇故人 蜀王府求助世子(二)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“世子殿下这就要走么?不留下来吃顿饭?小女最近学了几道蜀菜。”
李峻摇了摇头,随即看向余姚,“放心,会有机会的。”
言毕,李峻走出院门,翻身上马,临行前,特意看了一眼秋安。
若让本世子知道是智平长老掺和此事,必不会心慈手软!
思毕,李峻扬起马鞭,奔向蜀王府。
李峻回了蜀王府之后,传书飞燕楼,调查半年前,两派掌门中毒之事,又派死士暗中观察青城派、兰花门动向。
做完此事,李峻仍觉不妥,三日后,再次去了一趟余姚住处。
此时,余姚正在院中练剑,为了不辜负银婆婆所托,倒也用心。
见李峻前来,余姚放下手中长剑,将李峻请入院中。
“世子殿下,所来何事?”余姚倒了两杯茶问道。
“秋安去哪了?”
“有些东西落在门派里,因此上了一趟青城山。”
李峻闻之不语,却暗自生疑。
“先前之事,考虑如何?”李峻喝了一口茶问道。
余姚叹了一口气,该面对的始终要面对。
“小女毕竟受银婆婆所托,当掌管兰花门,查出下毒之人,还两派清白。”
“之后呢?”李峻看向余姚问道。
“之后……”余姚迟疑一会,“这两件事以小女之能,难如登天,之后还未考虑。”
见李峻面露不悦,余姚随即又道:“世子殿下放心,待此间事了,小女定会去秦王府拜访世子殿下,毕竟小女两位哥哥还在那里。”
李峻闻之,点了点头。
对于余姚选择,李峻并未干预,每人都有自己的活法。
兰花门掌门,好过平阳县民女,再不济,以李峻同刘靖结拜兄弟之情,护下兰花门这小小门派,还不是难事。
“那银婆婆中毒,是何等症状?”李峻问道。
余姚眉头紧锁,思忖片刻。
“据银婆婆所述,这毒无色无味,中毒之后浑身乏力,运功逼毒之时,全身瘙痒难忍,似有千虫爬身。”
李峻闻之,暗暗皱眉,此毒闻所未闻,不知刘靖是否得知。
“余姑娘可有办法,将两大门派聚集?”
余姚闻之,摇了摇头,“不过,三月之后,是青城派评选掌门之日,若在这之前,小女能稳坐兰花门掌门,率门派弟子前往,不知算不算?”
“算!”
“只是……”余姚叹了一口气,“小女资质平平,这二流功夫,实在上不了台面。”
“这兰花门实力如何?”
“有五位长老是一流高手,不过这五位长老并无夺取掌门之心,只是那大师姐南云,威望甚众。”
“南云是何实力?”
“也是二流高手,不过,大师姐停留二流高手多年,绝非小女可比。”
“二流高手不足为虑,只是不知那五位长老,如今如何站位?”
“五位长老对掌门之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只要能过了大师姐这一关,小女有信心说服五位长老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李峻闻之大笑,“余姑娘放心,这兰花门掌门,你坐定了。”
“世子殿下,所言何意?”余姚不解问道。
李峻闻之一笑,随即一掌拍向桌案,这桌案顿时四分五裂。
“世子殿下功夫如此了得!”余姚赞许道。
“一流罢了。”
“兰花门门规,掌门之位,只可自己争取,他人不可参与。”
“谁说本世子要参与了?”李峻笑道。
“那世子殿下是?”
“本世子要帮你提升实力。”
“真的?”余姚惊讶道。
李峻闻之,点了点头,随即将真气汇聚手心,一掌拍向余姚腹部。
“余姑娘将真气汇聚掌心,试着劈出一剑。”
余姚闻之,点了点头,随即走至院中,提起三尺长剑,一剑劈出。
顿时,一道剑气迸发,冲向墙面。
“嘭”的一声,墙上留下一道剑印。
“这真气真是霸道,小女只用了三分功力,便如此恐怖。”
“此真气,作为底牌,本世子再教你一套剑法。”
“好,多谢世子殿下。”余姚点了点头道。
李峻拿出清风剑,看向余姚,“余姑娘,瞧好了!”
言毕,李峻舞起手中清风剑,剑光闪烁,如清风拂面,又似雷霆万钧。
一剑起,一剑落,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余姚看得目不暇接,心中暗自赞叹。
李峻演示完毕,将清风剑递到余姚手中,“此剑名唤‘清风’,余姑娘先用着,这套剑法名为《青莲剑法》,看似柔和,实则威力无穷。余姑娘需勤加练习,方能领悟其中真谛。”
余姚接过清风剑,郑重地点了点头,“多谢世子殿下传授,小女必不负所望。”
李峻闻之一笑,“如此甚好,待你练成此剑法,那南云便不足为虑。”
余姚闻之,点了点头,陷入沉思。
世子殿下帮助自己这么多,自己又该如何偿还。
李峻见状,猜出余姚心中所想,随即拍了拍余姚肩膀。
“待此间事了,余姑娘说话算话,定要去府上看看本世子。”
余姚点了点头,看向李峻,内心五味杂陈。
“世子殿下放心,小女绝不食言。”
“好,先练剑,否则待会忘了。”
余姚闻之,拿起清风剑,练起青莲剑法,一连三日,除了食寝,便是练剑。
李峻见余姚剑法熟练,便辞别余姚,前往蜀王府。
三日不见,这蜀王府的守卫多了一倍,好在李峻携带蜀王令牌,这守卫见状,并未阻拦。
进了蜀王府,李峻径往刘靖书房,却发现刘靖正看着蜀境地图,眉头紧锁。
“二弟!”李峻喊道。
刘靖闻之,忙回头,见是李峻忙道了声,“大哥!”
“二弟似有疑惑,不妨告知大哥。”
刘靖闻之,叹了一口气,“大哥可还记得,前些日子席上,家父因事离席?”
“记得,只是不知叔父所虑何事?”
“探子来报,近日来矩州有南蛮之人走动。”
“这蜀地,不是一直都有蛮人么?二十年前,蜀王心存善念,并未赶尽杀绝。”
“话虽如此,只是近日南蛮走动频繁,尤其是矩州,蛮人之数超过先前十倍。”
“可有何发现?”李峻问道。
若南蛮同西夏一般,卷土重来,极有可能是皇室在暗中作梗。
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