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最后通牒!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随后的日子,老黄的病情日益恶化。这病症无法隐藏,一瘸一拐和随时可能发生的麻木症状,很快让女儿察觉到了病情。在女儿的坚持下,老黄决定回家治疗。
当他返回家中,却见屋里空空如也,这才意识到他们一家四散各地,只为偿还房贷。“为了这套140平米的房子,这家人不知何时才能团聚。”“几年前,我家的状况可能还不如他们。”“兄弟,或许你觉得他们过得不好,但你是否想过,你的生活真的像他们那样艰难?”“生活在困苦中的人,每时每刻都在挣扎求生。”“龙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安居乐业,可为了这套房子,竟要承受如此多的辛酸!”......观众注视着空荡的房间,不禁思考,老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?他可能一件想做的事都没做,只为了家庭四处奔波。而这耗费他们十几年积蓄换来的房子,回家时却无人问津。那么,平日里是谁在这里居住呢?连最基本的亲情温暖,这房子都无法容纳。观众越想越觉得买这房子太不划算,不如用这些钱提高生活质量。然而,这正是多数龙国人的选择,一生为一套房子劳碌。也许只有这样,他们才能找到一丝安全感,即便明知不会在此久居。独自在家打扫了一整个下午,老黄的女儿终于出现。“爸,你病成这样,为什么不告诉我?”陈让在一旁沉默不语。老黄知道并非他告知女儿的,因为病情严重,任何人一看便知。“我只是不想让你担心。”“今天就跟我去医院!”女儿坚决的态度,仿佛下达了死命令。老黄本想坚持,但女儿的坚持和病情的恶化让他最终妥协,答应次日陪她去医院。这一夜,黄梅无法入眠,思绪始终围绕着父亲的病情。那些曾批评黄梅不关心父亲的观众,此刻也闭上了嘴。实际上,黄梅并非不关心,只是她根本不知道父亲的病情。就算想尽女儿的责任,也无从下手。次日,三人来到医院,完成常规程序后,进入了医生的办公室。医生说了很多老黄听不太懂的话,但其中一句让他铭记于心,也让他的脸色骤变:“延误就医,病情加重。”
观看这段视频,诊断结果显示是高血压引起的脑梗塞。
这个消息对老黄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。尽管他常小病不断却硬扛过去,但老黄内心深处仍是惧怕看医生。他担忧的不是病情会带来多大的痛苦,而是治疗的费用。医生随后透露的治疗开销,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,高达10到20万元。要知道,他们现在居住的房子也就值三四十万元左右。这对父女的心情犹如遭受重击。
更糟糕的是,医生叮嘱他必须按时服药,且不能中断。老黄望向未来,似乎预见了自己将陷入赚钱买药、买药度日的无尽循环。没有收入就没法买药,意味着死亡;想要活下去,就必须每日辛劳。这样的生活,让他感到仿佛生命都被抽空了。
观众们的心也被深深刺痛。“我奶奶就是因高血压离世的,心痛……”“我妈妈也是高血压脑梗塞,已经花费十几万了。”“轻微脑梗住院一周就要一万多元,老黄他们怎么承受得起?”“年轻时用健康换金钱,老了再用金钱换健康,这就是体力劳动者的命运……”
观众中,不少人的家庭也曾经历过类似困境。听到老黄的病情,他们感同身受,甚至比自己生病还要痛苦百倍。然而,在女儿家住了几天后,老黄带着药回到了自力巷。观众们都疑惑,既然病得如此严重,为何还要四处奔波,急着回去工作?其实答案很简单,今年他未缴纳医保,住院无法报销。没有医保的住院费用高昂,老黄舍不得,所以选择回到自力巷继续劳作。临行前,他预付了明年的医保费用给社长,请他代为缴纳。对他而言,就算需要住院治疗,也要撑过今年。
这并非因为他是多么坚韧的男子汉,更多的是无奈。很多时候,他并非不愿做出选择,而是别无选择。
时间飞逝,拆迁办给出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。画面中,房屋墙上贴满了危房警示:“木房危险”、“危房危险”、“严禁烟火,请勿靠近”。这些标语暗示着这个地方即将消失在历史中。拆迁办通知他们,所有人必须在次日天亮前搬离。得知此讯,老黄和陈让立刻开始寻找新的出租屋。他们对住所的要求并不高,能避风挡雨就行。
冰箱、彩电、家具这些,全都不需要。
他们住进这屋子,只求能安睡,对于享受生活,根本不敢奢望。
但最重要,最重要的,是租金必须低廉。
他费尽周折,找到了一间房。
只是每月400块的租金让他觉得有些难以承受。
这比之前的房子贵了整整340元啊!

sitemap